首页> 攻略游记> 西海岸记忆|百年传承,宝山地...
西海岸记忆|百年传承,宝山地秧歌
趣味民俗 | 舞动青春 | 当地生活 | 风土人情



 秧歌 


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

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

汉族民间舞蹈的类称,

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

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 

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不同地域的秧歌历经不断地承传、创新,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从街头巷尾到舞台逐步升华,

演变出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众多地方秧歌中,


宝山地秧歌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

传承了三百余年,

是一朵奇葩。



饶有趣味的民俗内涵


"宝山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

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它属于胶州秧歌的南路秧歌,

最早流传于宝山镇黄山后村,

当地称"耍耍",也称"地秧歌",

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

民间歌舞艺术形式,

这里至今还保留着

几辈前流传下来的顺口溜:


"黄山后的龙灯不算耍,

二番扮起了跑竹马;

竹马跑的不太济,

三番办起秧歌戏。"



数百年的时间里,

宝山地秧歌历经耍龙和跑竹马、腰鼓秧歌、

地秧歌与秧歌小戏等几个历史阶段,

逐渐演变了一套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

由于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在西海岸有一定的影响并流传至今。




宝山地秧歌的音乐以唢呐为主,

配以小鼓、小锣、小擦、

跋、手锣打击乐。

演奏的曲调多为流传于民间的一些小调,

主要有"锯缸调""南锣""小放牛"等。


秧歌中的角色、行当、服饰,

均借鉴了戏曲中的扮相。

歌舞蹈动作粗犷而原始,少有雕琢,

有很多动作是根据农民,

在田间劳动的场面加工而来,

逐渐形成了群体意识强,

舞蹈动作舒展、流畅,

朴实无华的风格。


演出内容多属民俗风情、乡野传说。

语言则采用当地方言土语,诙谐幽默,

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动作滑稽,使人发笑, 

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



复苏的宝山地秧歌


宝山地秧歌初创时,

由于人们观赏后倍感新颖,

当地群众普遍有兴趣参加,

因此曾一度十分活跃。

不过因为生活所迫,

加之主创人员、骨干演员的

迁徙流动等原因,

宝山地秧歌几经沉浮, 

最终从兴盛走向了衰败。

但宝山镇开展抢救性

挖掘、整理、复兴宝山地秧歌,

时任文化站长的刘瑞华,

带领工作人员边挖掘、边整理演出套路、

边排练宝山地秧歌。


宝山地秧歌还参加了民间艺术表演,

为群众奉献了一道精美的传统艺术大餐。

慢慢地,

人们又重新开始认识到宝山地秧歌

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宝贵遗产,

并对“地秧歌”进行保护传承。



后来,挖掘、整理完成了

《宝山秧歌舞蹈集成》工作,

2015年,宝山镇还申报注册了

"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地秧歌传承中心",

将新区隐珠文化艺术中心

扩展为宝山地秧歌的重要传习基地,

对茂腔传承中心的专业演员和团队

进行宝山地秧歌知识普及

和动作要领的讲解、培训。


宝山镇将镇中心中学

辟为宝山地秧歌的重要传习所,

在该校定期开展以"非遗进校园"为主题的

"舞动青春,秧满校园"特色教育活动。

为传承宝山地秧歌, 

自 2015年起,组织排练的宝山地秧歌

每年在镇属44个村演出两次,

每年观众达6万多人次,

组织参加区、镇团体集体演出

每年观众累计40多万人次。

2008年,宝山地秧歌被成功列为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宝山镇被评为

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宝山地秧歌”传承不易,

是那些不忘初心的文化守望者,

在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下,

才将宝山地秧歌传承下来,

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发扬光大。

饱含温度的宝山地秧歌,

即使经历了蹉跎岁月,

如今依旧焕发着生机。


文章来源: 西海岸文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西旅心度假,旅行好管家


已上传0张,还可以上传9张
用户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
相关推荐